陶瓷穿墙套管

“搬家”我们是专业的!

时间: 2024-07-05 04:01:06 |   作者: 陶瓷穿墙套管

  胜利石油工程组建专业化搬迁安队伍,推动高风险环节交叉作业安全管控再升级。张 琳 王德进 摄影报道

  油气勘探开发链条长、环节复杂,钻井搬迁看似不起眼,却影响很大,钻井队早一天搬完就能早一天开钻,早一天钻完新井就能早一天投产。但要确保钻井搬迁安全高效并不是特别容易,其工作强度大、参与人员多,搬迁时间和复杂程度受钻井地点距离、地形、交通条件、设备类型、规模等诸多因素影响,有必要进行精确计划和协调。石油工程企业各显神通,通过多轮桌面推演、持续优化方案、优化组织模式、应用智能设备、加强人员培训等举措,确保搬迁安全高效。

  ■安全是钻井搬迁的重中之重。石油工程各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,以保证搬迁工作安全、快速、高效完成?

  毛 伟:中原石油工程加大规章制度落实力度,将《搬迁安作业管理细则》及“十不搬”“十不吊”“六不开工”等管理要求列入员工业务培训必学内容,推动全员从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转变;加大设备设施机械化、自动化的升级改造力度,逐步实现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目标,降低实施工程人员作业风险;优化搬迁安等高风险作业方案,不断强化作业过程管控,从技术、管理等方面制定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;从源头抓实承包商管控,对吊装、运输等承包商重点监管,严格落实“双监护”要求,并及时剖析搬迁效率低、风险识别管控不到位等问题,制定整改措施,不断的提高搬迁作业管理水平。

  薛 飞:华北石油工程预先制定搬迁安方案,合理调整运行计划,落实拆装工具、吊装索具、人员分工、车辆准备,并对现有设备“瘦身”,减少非必要设备的搬迁;组织召开搬迁安动员会暨安全交底会,统一学习搬迁安方案、应急预案,明确职责分工,识别安全风险,落实管控措施;加强搬迁过程监管,落实干部值班带班制度,每天早晚召开碰头会,安排工作、总结问题、及时整改,同时也加强车辆、人员等协调管理,确保高标准、高效率完成设备拆卸与安装。

  杨 戬:华东石油工程围绕钻井搬迁全过程从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。一是日常工作准备方面,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,规范培训取证,常态化开展模拟演练。二是搬迁前组织计划方面,结合安全管理两级网格要求,明确搬迁目的地、周期、分工及各项所需资源和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,研究制定并优化搬迁方案与运行流程,做好新井场布局;把好人员和设备入场关,以及施工前起重机、吊装索具等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,开好现场安全交底会。三是设备拆卸安装过程方面,为防止工序混乱,遵循“设备拆卸时先吊装的设备后拆,后吊装的设备先拆”的原则,安排专人指挥、司索工辅助捆绑牵引等,用好现场视频监控设备,做到及早察觉缺陷及时制止。四是其他关键工序方面,如对装车动作进行严格把关,必要时采取防滑措施、倒链紧固,防止上重下轻或捆绑不牢带来的掉落风险;起吊柴油机、电机等大型设备配件时,按照“先高空后地面、先主体后辅助”的顺序,加强安全风险管控,确保搬迁安装作业顺利。

  毛 伟:近年来,中原石油工程建设了一体化安全视频监控系统,利用“可视化监控+数字化采集”的监管方式,实现远程监控和指导搬迁。借助信息化系统可随时掌握搬迁现场动态,做好节点管控,对照搬迁计划实时监测偏差,第一时间分析进度制约因素,及时督导现场优化生产组织、协调相关资源,助力搬迁效率提升。通过视频监控,管理人员能实现施工现场全覆盖监管,一经发现员工违章行为或现场不安全状态可及时制止纠正,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定期梳理和归纳分类,制定整改措施,帮助逐步提升搬迁现场安全管理水平。

  薛 飞:在钻井搬迁过程中,借助智能化设备,能更好地优化流程、提升工作效率,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人为操作误差。以往,组装井架需要人工拖拽机械枕头就位,实施工程人员吊装悬空作业安全风险大、劳动强度高。现在,我们在现场配备了井架枕头机器人,通过远程指挥就能够实现任务,安全又高效。

  杨 戬:钻井搬迁作业任务繁重,各种不确定因素多,通过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,可有效提升现场监督、过程监护、视频观察“三位一体”的监管成效。现场监督员配备便携式执法仪,能近距离、无死角地捕捉到不安全行为或隐患;吊车上安装摄像头,紧盯关键环节,监控画面实时上传,有助于快速察觉缺陷并及时纠错;对视频画面进行储存归档,便于日后对安全事故做多元化的分析及责任追溯。

  从设备拆卸到搬家开钻,胜利石油工程渤海钻井40600钻井队搬迁至大43-斜513井仅用时3天,较以往提前了近两天。

  自模块化搬迁模式推广应用以来,胜利石油工程9支示范队完成模块化搬迁28次,平均提速14.11%。同时,涉及搬迁安全的问题减少30%,迁装风险管控收效明显。

  “传统钻井搬迁通常是从外向内、按部就班,工作量大、耗时长。如今现场条件变了,为模块化搬迁提供了条件。”胜利石油工程生产运行管理部高级主管李耀春说,他们优选了9支示范队,充分挖掘自身搬迁经验做法,同时学习借鉴沙特、科威特项目部等的高效搬迁模式。

  过去,钻井队常常需要边拆卸设备边指挥吊装工作,“两头忙两头乱”的情况时有发生。尤其是在吊装过程中,常出现无人指挥或多人指挥的情况,不仅效率不高,而且有安全隐患。

  如今,钻井搬迁现场如同拆解拼图,一切井然有序。搬迁前,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,钻井队制定搬迁货物清单、优化吊装车辆摆放、明确运输车辆进场次序,将所有设备设施划分为循环系统、泵房、发电房和电控房、井架和底座主体、住井房、散货等六大模块,各模块同步运行,有效提升作业效率。

  李耀春介绍,搬迁装车顺序要有利于新井卸车和设施安装、有利于各工序的衔接、有利于缩短搬迁安周期。

  “散货整吊”“定置画线”等“秘法”有效破题。搬迁过程中,散货管理是模块化搬迁的重要内容。散货爬犁的运用实现了“散货整吊”,大大降低了员工攀爬车辆的频次。“货物从原来的118车精减到96车,既提高了运行效率,又减少风险隐患。”渤海钻井40600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常海青说。

  六大模块犹如六块拼图,有着各自的位置与功能,通过“定位杆”限位,“打桩拉线”或“地面画线”标记,确保对接一次性到位、搬迁安装无缝衔接,在新井场实现安全高效“拼合”。

  模块化搬迁实际做到了“鱼和熊掌兼得”,实现了效率安全双提升,各单位还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:渤海钻井在散货爬犁基础上拓展,制作了管排基础爬犁,方便管排基础的吊运、周转、保管;黄河钻井组建专业化班组,为迁装作业提供吊装指挥、摆循环罐、井架拆装等专业化服务;西南分公司创新应用低位穿引绳,大幅度降低穿大绳施工风险。

  胜利石油工程将全面总结模块化搬迁经验,推广特色做法,推动模块化搬迁一直在优化、迭代提升。

  “从我们现场踏勘来看,从忠县到涪陵有100多公里,卡车一天只能跑一趟,像大钩、水龙头等小件可以和材料房合并装一车,减少车次……”近日,在焦页28平台搬迁前,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50140JH钻井队根据新井踏勘结果,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设备拆搬安桌面推演13次,集思广益,确保所有的环节无缝衔接。

  “钻井设备多且散,拆卸、搬迁、安装过程耗时长,‘搬家’的时间长了,施工周期就变长了,就会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效率。”江汉石油工程市场运行部经理韩家新说,早一天搬完、早一天钻完、早一天投产,一口高产井一天就可以多产出上百万立方米天然气。

  为提高“搬家”时效,钻井队在搬迁前利用无人机航拍踏勘地形,生产、安全、装备等人员按照“一工区一模式、一口井一方案”原则,量身制定搬迁方案,并通过“沙盘演练”一直在优化方案和流程,确保运行效率最大化。

  针对钻井设备多且散的问题,江汉石油工程坚持“轻车简从”,划模块、建清单,最大限度对设备“瘦身”,将闲置物资集中到货场统一存放,回收暂时不使用的设备,减少搬迁设备数量。同时,他们根据设备类型、安装的方法、进场顺序等,科学安排拆卸、装车,确保搬迁紧密衔接、一次到位。

  在设备安装过程中,钻井队成立“尖兵队”,通过“1+2(1个生产班组安排1名干部和1名大班跟班作业)”模式,白班完成高处作业、吊装作业等高风险作业项目,夜班进行低风险的辅助安装,施工效率较以往提升了50%。

  面对搬迁期间常常会出现的临时性缺员问题,江汉石油工程做好统筹,在各工区抽调阶段性岗位富余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组建迁装突击队,从出厂、转运、安装、调试、现场标准化等方面对搬迁井队给予支持。

  “原先搬迁,我们是各井队‘单打独斗’,现在有了‘最佳搭档’。”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二公司70208JH队队长李俊清感触颇深。该队在顺北5-20H井仅用5.13天就完成了94公里的拆搬安任务,创顺北油气田产建开发以来搬迁安用时最短纪录,得到西北油田表扬。

  尖兵式攻坚、集团化作战收到了良好效果。2023年,江汉石油工程中南工区平均拆搬安时效由15天缩短到9天,运行效率提高40%;西南工区平均拆搬安时效由28天缩短到22天,运行效率提高17.8%。

  “相距520公里,用时9天,提前3天完成搬迁任务,再次刷新区域搬迁纪录。”近日,西南石油工程重庆钻井分公司70141钻井队队长杨和平说。效率提升的背后,是该公司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优化搬迁作业的有益实践。

  川渝天然气开发井位大多在山野田间,地势复杂,加上天气多变,给钻井搬迁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“钻前工程、运输、吊装和钻井等专业因分工不同,存在认识不统一、风险识别不充分等问题,导致搬迁时快时慢,成为阻碍钻机动用率提升的重要的条件。”西南石油工程生产运行负责的人介绍,“从2020年起,我们探索以资源共享换时间效率的模式,对吊装、运输业务进行整合,由特种汽车运输队集中管理,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,推动钻机动用率不断的提高。”

  聚焦工程一体化“优快高效、多控长稳”的核心目标,特种汽车运输队在钻前联合工程队做好踏勘,对道路施工提出专业意见,保证道路运输、吊装作业安全高效;强化一体化理念,组织钻井队及相关方召开搬迁协调会,制定详尽搬迁方案,用好桌面推演,做好预先管控,通过构建一体化高效运行机制,大大降低了一线员工搬迁安装的劳动强度,提升了作业效率。

  搬迁作业现场设备多、车辆多、人员多、交叉作业多,安全风险大。“作为生产一线的‘排头兵’,班组建设至关重要。”特种汽车运输队队长魏以顺介绍,“我们大力推进标准化、专业化搬迁安模式,将原有的运输、吊装两个班组重新划分为搬迁安作业、零星吊装运输作业、起重辅助作业、指挥监护、生产综合保障5个班组,并科学设置了班组人员和作业模式。”他们还改变以往一个井场一个搬迁安作业班组的模式,通过增加一个起重辅助作业班组和指挥监护人员,分区域进行实施工程作业,大幅度减少了搬迁中的安全隐患。

  同时,西南石油工程组织班组长公开竞聘,建立“定期考核、末位淘汰、能上能下”班组长使用机制。近两年,先后有3名能力强、敢担当的优秀人才成为新的班组长,并吸引更多年轻人向重要岗位聚集。

  通过视频素材制作分析案例,联合各班组开展富有特色的业务培训;定期组织班组成员交流探讨,及时来更新丰富安全操作规范;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应急处置演练,提升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……“赛马选贤”机制有效激发了年龄小的员工的创新活力,“金点子”层出不穷,助力钻井搬迁持续提质提效。

  “通过‘天眼’,我们能对搬迁现场设施摆放、作业人员劳保穿戴等不合规情况及时纠正和提醒,还可对施工关键环节、高风险作业远程指挥。”近日,在经纬西南测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,安全监控员付志强通过搬迁智能采传模块,对位于四川盆地的江沙206-16HF井分簇射孔施工搬迁现场进行远程实时监控。

  同一天,在新沙22-27HF井录井现场,一台执法记录仪正在拍摄综合录井仪营房的吊装过程,并上传至“天眼”,方便安全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和视频回放。

  “自搬迁智能采传模块应用以来,慢慢的变多的员工体验到了智能系统的好处。”正带领员工做搬迁的西南测控公司射孔技术服务中心XN311队队长张军说。

  西南测控公司有110多支作业队长年在川渝、贵州、陕北、新疆等地区施工,点多面广、流动性强,搬迁作业安全管理难度大。秉承“服务油气、支撑钻探”的宗旨,该公司加快信息技术在搬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,按照“测录定一体化、大数据相互融合、兵团式作战”的平台建设思路,围绕多专业搬迁作业安全与技术上的支持的需求,研发井场搬迁智能采传模块,打造“空间站”式“一体化”营房。

  搬迁智能采传模块可谓“安全天眼”,以井场智能网络终端为依托,分为井场前端、监控(指挥)中心、数据智能处理中心三个部分,集搬迁过程中多级监控、远程指挥、技术会诊等功能于一体,实现了石油工程搬迁作业智能监控全天候、无盲区,目前已在各施工现场投入近60套,形成了“基地+现场”远程协同支持的工作模式,逐步提升了搬迁时效和安全管理水平。

  “油气井钻探施工作业现场地形复杂,来自远程的关注和提醒,给我们的搬迁多加了一道保险。”西南测控公司测井工程车司机寇云感受深刻。

  车辆行驶安全是搬迁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。从搬迁工程车出发的那一刻,“天眼”就开始发挥作用——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,实时呈现着工程车的行驶状况。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定位系统和搬迁车辆智能管理模块,可随时针对路况、地形及司机的工作状态等发出提醒,确保搬迁途中安全。

  “除了在应急指挥中心远程查看系统信息, ‘天眼’还可以辐射多台手机移动端,方便安全管理人员随时查看搬迁情况,进行流动指挥。同时,该系统储备了海量信息,是后期查违纠违和教育培训的珍贵资料。”西南测控公司QHSE督查大队副主任赵雷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