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07-13 09:45:01 | 作者: 行业新闻
一年一度的高考出分季,让土木工程专业火了一把。前不久,某主播在直播间爆料:很多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改名了。但改什么,主播并没有明说,而是卖了个关子。随后,网友纷纷补刀:土木工程换马甲了,现在都叫做智能建造、智能建筑与建造、工程软件……
明源君好奇的查阅了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,发现事实与网上传闻有所出入。包括同济大学等在内高校,确实都开设了智能建造类的专业,但原来的土木工程专业依然保留着,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情况。
而且,明源君认为,智能建造专业的开设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顺应时代的需要。其所反映的,是整个建筑业升级迭代的趋势走向。
被大家热议的“智能建造”专业,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土木工程的”新马甲“。主播口中所说的土木工程更名,准确来说,应该是土木类专业新增了“智能建造”专业,与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同时在招生。
同济大学是最早开设智能建造专业的,早在2018年同济大学便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这一专业。据软科的统计,目前开设智能建造专业的院校已经多达149所。
有人说,智能建造无非就是原本土木工程的专业中增开一些智能化、自动化的课程,本质上依然是土木工程,换汤不换药。
智能建造将建筑产业与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3D打印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深层次地融合,以土木工程为基础,以信息技术为纽带,融合机械工程、材料工程、工程管理等学科,智能设计、智能施工、智能运维,以AI赋能方式构筑人类绿色、低碳、智慧的梦想家园,培养兼具土木工程和智能科学素养的引领未来的交叉创新人才。
从专业介绍来看,智能建造其实更强调以新型技术“改造”传统土木工程,目的是改变传统建造模式,培养新型的复合人才。这一专业的诞生,能够说是时代的产物,也是大势所趋。
从历史经验来看,前三次工业革命,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,促了生产力的大幅度的提高。第一次是蒸汽机时代,第二次是电气化时代,第三次是信息化时代,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,这是一个利用信息化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,是数字化乃至智能化的时代。
房地产乃至建筑业长期以来粗放的管理模式,落后的生产方式,都与时代的大趋势相背而行。建筑业是典型的高能耗、高污染行业,与当前绿色低碳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相违背。
与此同时,建筑业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,高度依赖人工作业,管理粗放,效率偏低。建筑业从生产方式到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,势在必行。产业升级转型,人才必不可缺。
然而在现阶段,能够具备土木工程专业背景,同时又具有数字化专业能力的人才,少之又少。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,必然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。事实上,自2018年同济大学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开始,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培养这一方面的相关人才。
一些城市比如深圳,还依托建筑工人实训基地和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,开设智能建造相关技能的培训课程,为社会培育产业工人。
可以说,并不是社会不需要土木工程人才了,而是需要既懂建造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;也不是说土木专业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,而是未来大家极可能会换种方式做土木工程。
智能建造的范畴,将涵盖科研、设计、生产加工、施工装配、运营等全产业链,而不单单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。
按照中央的规划, 到2025年,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,建筑产业网络站点平台初步建立,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打造“中国建造”升级版。
到2035年,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,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,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。
落地方面,住建部已在全国选定了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,希望能够通过这批试点城市将智能建造模式跑通,再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。
综合各地文件来看,目前智能建造融合了工业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等多重技术,覆盖从设计-制造-施工-运营管理等项目全生命周期。各地也打造了一批标杆示范项目,从这些项目身上,显而易见智能建筑的雏形:
长期以来,设计各专业之间,设计与工程及成本体系之间相互隔离,信息错位的现象都会存在,是项目建设降本提效的一大痛点。
BIM的运用,实现了图纸从二维图形到三维模型的转换。建筑、结构、水、暖、机电、装饰等各个专业,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进行协同,从而打破了以往各专业分离的问题。
与此同时,通过对重点施工环节进行工序分解,明确各阶段、各单位界面交接,用三维模型指导现场按“模型”施工,便于现场人员理解,有利于减少错漏碰缺,加快施工进度。
当前BIM应用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,效果已经凸显。例如一些项目通过BIM深化,实现结构穿墙套管、填充墙穿墙套管、桥架接地点的精准预埋等,使得综合管网布局更为合理,美化地下空间的同时,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“小作坊模式,施工现场环境复杂,劳务工人水平参差不齐,质量和成本不稳定、难把控。
工艺标准化、生产模块化、加工工厂化,也是智能建造一个重要内容。先将建筑整体分割成一个个三维模块,模块内部品部件等先在工厂生产制作,再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,实现像“搭建积木一样组装房子”。
这种模式,目前在一些标准化程度较高、模块类别较少的业态上,应用效果已经很明显。比如酒店、宿舍、办公楼、保障房等项目采用这一模式,不仅缩短了现场工期,也降低了建造成本。
建筑工人老龄化的问题,一年比一年严重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在职的农民工40岁以上已超越50%,而年轻一代愿意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少之又少。长此以往,建筑施工可能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境。
这几年,在各地积极推动下,一批建筑机器人被送进工地,“机器人盖房”进入落地试运营阶段。例如,中建旗下多个工程局,这几年都研发应用了“空中造楼机”,并在多个试点项目中得到应用。
比如中建八局研发的多款建筑机器人,如橡塑保温板下料机器人、焊接机器人、管道螺纹连接自动拧紧机具、自行走建筑智能测量机器人、智能抹灰机器人等等,都投入一线使用,颠覆了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。
一方面,利用数字化系统,实现集团、区域(城市)和项目3个层面的权责分工,以及流程的优化和固化,提高沟通效率,打破信息鸿沟。管好进度、质量、安全,项目开发更有序,戳此了解明源智慧工程管理平台
另一方面,构建多方共享的管控平台,业主方、总包单位、设计单位及专业分包等项目参与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信息同步,高效沟通;
再者,利用智能化设备突破人力在时空上的局限,借助数据采集、分析、监测、警示,AI辅助检测等手段,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现场管理。
例如借助传感器,来对现场塔机作业情况做实时监测,塔机的幅度、高度、回转、载重、力矩、风速、防碰撞、吊钩都可视化,并采集卸料平台的载重、倾角等数据,一旦塔机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,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。
此前,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,房企高薪从IT行业挖人的事例。然而,挖过来的IT人才却常常“水土不服”。
也正是在此背景下,智能建造专业应运而生。常常被调侃为“又土又木”的土木专业,迎来了技术及管理全面变革的时代。